二零一四年三月二日‧星期日
早上陰天,嘜哥、蘭絲、OK師姐、斯耶、斯絲、花姐、平姐、興妹、熀兄、A姐、K哥,坑口站A出口集合。
穿過靈實醫院,寶琳南路尾,舊差館改裝成普賢佛院,佛院前山路登茅湖山,山上可遊覽已廢棄石築炮台。
大炮當然不存在,估計已搬往對岸的海事博物館。
石壁上髹了好幾篇白漆題字。
「致校友
鳴俦知己聚,遠懷景岭魂,
學無分前後,友貴直諒聞。
丙戌冬 谷月」
◎ 俦乃儔之簡體字,音囚 tsau4,同伴也。
◎ 岭字寫成上山下令,誤。岭係嶺之簡體。又「調景嶺」三字,本地人讀成「條頸靚」,非「掉竟領」。
◎ 2006 丙戌
◎「鳴遠中學」(Catholic Ming Yuen Secondary School),1950年創立於調景嶺十字架山,名為「調景嶺天主堂義務學校」,原為小學,幾年後加開中學。1993年遷往將軍澳坑口,由「天主教聖母聖心會」營辦。校長梁鳯兒女士,校監狄和詩神父。
◎ 仁義禮智信乃儒家五常。
◎《論語 ‧ 季氏第十六》孔子曰:「益者三友,損者三友。友直,友諒,友多聞,益矣;友便闢,友善柔,友便佞,損矣。」
將軍澳一帶的景色。
另一篇較新淨。
「此致
鳴俦(儔)知己聚,遠尋景岭(嶺)痕,
學知仁義信,友交直諒聞。
谷月」
筆者卻認為用字則新不如故。
「民元四九学子遊,青天白日復神州,
莊敬自強爭民主,處変不驚為自由。谷月。」
署名草書谷月二字頗有商榷。
此是一篇反共八股,不過以1960(民國49?)來說,歷史所限,不能苛求了。
「迷悟
兩岸三地,貪腐聞四海;
五常六藝,拔粹見七經。
丙戌冬 谷月」
◎ 五經:「詩、書、易、禮、春秋。」
◎《孟子‧公孫丑上》:「聖人之於民,亦類也。出於其類,拔乎其萃。自生民以來,未有盛於孔子也。」題字用了粹,要斟酌。
◎《後漢書‧趙典傳》註:「典,學孔子七經。」是五經之外,加以《論語》、《孝經》。
「丁亥回首憶昔
水光瀲灧成廣廈,山色如同清淨身,
醒覺非為揚州夢,同窗已是白頭人。
谷月」
◎ 2007丁亥
◎ 瀲灧,音lim6 jim6,波光閃動也。《蘇軾‧飲湖上初晴後雨》:「 水光瀲灩睛方好,山色空濛雨亦奇。
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妝濃抹總相宜。」
◎《蘇軾‧宿東林寺》:「
溪聲盡是廣長舌,山色無非清淨身;
夜來八萬四千偈,他日如何舉似人。」
「奚疑
滄海琼樓比天工,不羨小康羨大同,
雪泥鴻爪無覓處,清茶濁酒說鳴中。
谷月。」
「細水可長流
山行急走六七時,一鼓作氣勝雄獅,
再衰三竭年不惑,関節劳損悔恨迟。
谷月。」
詩意不明,贊成急走否?
「口水本是非,大声◇惹禍,
本是小男人,何耒大胸膛。
执笔‧遊艇。」
字體亂籠。「來」字簡體係来;「艇」字不從延,應從廷;胸字欠最後一豎。
谷月先生文筆雖然勉強,然而平仄尚算合律,字體老練。遊艇兄望塵莫及。
等而下之的齊天大聖塗鴉:「零八年五月十二佛誕‧林宝成、林珊珊,父女到此一遊。」
慘不忍睹的告示:「早晨,請勿破坏花樹,多謝合作,人人爱护,做道德人材。200五‧12。」
下山往馬游塘方向,途中見到的廢棄僭建。
接走水泥路,經馬游塘路,跨寶琳路,沿衞奕信徑第三段,繞魷魚灣村,陽光普照。蓮苑徑入鴨仔山,往科技大學午膳後散隊。
全文完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